Wednesday, December 13, 2006

漢字民俗文化-猜燈謎

猜燈謎,又名「燈虎」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燈謎顧名思義,就是把謎語貼在花燈上,讓人們一邊賞燈, 一邊猜謎。

由於『燈謎』難度高,不易猜中,就好像老虎很難射中一樣,所以它又有『燈虎』的別名。

正確來由與時間已不可考,到了日據時代國民的生活受到壓迫,但是對於一些傳統文化仍然是很蓬勃發展。民國38年後國民政府遷台,注入一股新勢力。近年來臺灣本土意識高漲,已有臺灣俗語詞典的著作。

發展原因:中國文字(漢字)是由形、音、義三者組構而成的,字形結構穩重大方、筆畫勻稱,占有固定空間,音節單一整齊,聲調變化多端,字義紛歧多樣,卻又彼此相關。

猜謎技巧:利用漢字字型上的「分合特色」(可拆解)

燈謎的類型:所謂的「會意謎」,是指從謎面本身的字義當中,領會得謎底的意思,因而猜中答案。在此,中國文字的「多義性」,是最重要的關鍵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我的看法:
我看了一些關於「猜燈謎」的文獻,在之前看的漢字文化中也曾被提及的「漢字民俗」,對於猜燈謎這個點有點興趣,第一是因為它發展的歷史很久了,從以前到現在形式上大同小異,但是卻不像剛開始發展的猜燈活動是很難猜的,後期慢慢的加入一些生活話題、地方民俗用語(閩南語)、諧音字的技巧…等,因為時代生活方式不同而有所演變。第二是因為它的發展,本身跟漢字的形體非常的相關,它是藉由漢字的形、音、義去做基礎的,所以才會形成這樣特殊的文化活動。有沒有機會將漢字拆解的手法用在表面圖紋的方式。例如:國=或、口;框=木、匡or木、ㄈ、玉…等等,每個字體是各單元的,把它當作是一個符號or圖像,隨意的拼湊出新的字體,是一個合字,也像中國的吉祥圖騰一樣(招財進寶)集合體字,但卻也像是圖騰的紋路。之前提到西方人很難辨識漢字,對他們來說字型比字義更具意義,所以漢字的圖形會是溝通的一個契機,說不定打破漢字的結構會是一個造型的機會點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